翔鸾戢翼下层空,南浦归帆逐晓风。
梦寐兰陔清露白,啸歌江国火云红。
王畿结绶来无久,天汉乘槎去可通。
莫为淹回销壮节,力行须与古人同。
《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晳 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 唐 刘禹锡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诗:“兰陔行可採,莲府犹回瞪。” 宋 陆游 《贺皇太后笺》:“圣子问安,方极兰陔之养。” 清 朱彝尊 《送周赞善清原视学浙江》诗之二:“兰陔花暖日初晴,莱衣潘舆次第迎。”
传说中,古帝王在四季用不同的树木取火,以驱除疾病。《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贾公彦 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
范祖禹名句,孙秀才下第暂还京口留别起居邀余和以赠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