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
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
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
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
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
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
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
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古代官名。“三孤”之一。 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后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亦作“ 铜駞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
(2).即 铜驼街 。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 ,南陌接 铜驼 。” 金 元好问 《送张君美往南中》诗:“ 阳平 城边握君手,不似 铜駞 洛阳 陌。” 清 顾炎武 《洛阳》诗:“ 金谷 荒烟合, 铜駞 蔓草縈。”参见“ 铜驼街 ”。
(3).借指京城,宫廷。 明 许潮 《龙山宴》:“ 洛阳 禾黍西风乱,铜驼王气朝云散。”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白居易名句,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