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手持一缄书,扁舟清晨造我庐。
为问舟从何方来,欲应未卜先知应先长吁。
长安平旦朱门开,曳裾靸履喧春雷。
独有诗人货难售,朔雪寒风常满袖。
孤馆青灯不自聊,短帽鹑衣竞相就。
獬豸峨冠岂无事,不触奸邪触诗士。
虽当圣世尚宽容,滔滔宁免言为讳。
轩瑟齐竽本难遇,长编巨轴添忧虑。
松菊荒芜归计迟,欲向何门诵佳句。
君不见古者防川不禁口,里谚村谣无不有。
美刺箴规三百篇,删取皆经圣人手。
汉魏著述充层云,采撷花草香纷纷。
其间国政最亲切,世许少陵能爱君。
交衢谤木求胥诲,盛若勋华犹不改。
风雅遗音傥尚存,篇篇遒铎皆应採。
小人几度邪侵正,何尝断隔无歌咏。
风雨萧萧鸡自鸣,谁顾寒莎响蛙黾。
但恐君诗未工耳,工则奚愁强疵毁。
益藉讥评达九重,送起声名赤霄里。
况於时事无交涉,仿郊寒山题木叶。
千龄得失寸心知,笑尔随群走干谒。
请君头上巾,为君抖却岐路尘。
解君身上衣,为君拂晓去京洛缁。
天台石桥春已知,别有野鹤相追随,苟欲避世不可迟。
请君归,君勿疑。
(1).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
(2).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 清 涂大酉 《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 吴兴 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明 唐龙 《<大复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遗音焉。”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 戴明扬 注引 梁章鉅 曰:“ 黄帝 使 伶伦 截竹,乐律起於 黄帝 ,故云‘接 轩辕 之遗音’。” 唐 陈季 《湘灵鼓瑟》诗:“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郭沫若 《今昔集·diao{1*1}鱼{1|1}台访古》:“ 翰笙 ( 阳翰笙 )言: 花苗 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我听了这话,联想到《楚辞》,《楚辞》的悲抑或不无 苗 民的遗音吧?”
(5).哀声。《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唐 孔颖达 疏:“遗,失也。鸟之失声,必是穷迫未得安处。《论语》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故知遗音即哀声也。”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遗音和 蜀 魄,易簀对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李善 注:“《左氏传》: 晋 穆嬴 曰:今君虽终,言犹在耳。”《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诗》:“畴曩伊何,逝者弥踈,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李善 注:“遗音,谓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东阳 《明故资政大夫谥文僖董公墓志铭》:“比有哭子之戚,公屡致吊慰,讣至之后,盖犹有遗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刘禹锡 《伤往赋》:“ 龙门 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 吴江 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语出《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梁启超 《新罗马》楔子:“借雕虫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
周弼名句,戴式之垂访村居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