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徵士卒矣。
尚飨。
(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周 语次,因书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 司马 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 司马昭 )果崩。” 晋 帝姓 司马 氏,后因以“典午”指 晋 朝。《晋书·安帝恭帝纪论》:“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 孙恩 岂金行之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当涂为 魏 ,典午为 晋 ,世率知之,而意义出处,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马也。” 柳亚子 《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 建安 才!”
(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 唐 颜真卿 《鲜于公神道碑铭》:“ 邵阳 典午, 汉阳 紆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宋文安公 《自禁庭謫鄜畤》诗云:‘九月一日奉急宣,连忙趋至閤门前。忽为典午知何罪,謫向 鄜州 更憮然!’盖当时謫黜者,召至閤门受命乃行也。”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1).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徵士 陈君 ,禀岳瀆之精,苞灵曜之纯。”《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有 晋 徵士, 寻阳 陶渊明 ,南岳之幽居者也。” 张铣 题注:“ 陶潜 隐居,有詔礼徵为著作郎,不就,故谓徵士。” 唐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诗:“ 何胤 本徵士,高情动天地。” 宋 钱惟演 《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诗:“徵士高怀云在岭,骚人秋思水周堂。”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征君征士》:“有学行之士,经詔书徵召而不仕者,曰徵士,尊称之则曰徵君。”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高吟‘饥来驱我去……’的 陶征士 ,其时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
(2).征求人才。 唐 李颀 《赠别穆元林》诗:“明主日徵士,吏曹何忽贤?”
王奕名句,彭泽祭陶靖节祠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