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岷西南横,盘石含灵光。
胃蓄不得发,澒沿唆卷藏。
泄为万夫豪,联翩郁相望。
缅怀嘉佑初,赫赫都官郎。
著龟抱先识,虎豹披其章。
幕府西陲开,挟策驱猷羌。
喑哑竟莫吐,反被按剑防。
青天徒昭昭,万里自投荒。
直气终凛冽,身仆心难僵。
高平伊周徒,奏疏排未央。
忠义一朝振,朱鸟吞光芒。
还知百岁后,生此雏凤凰。
粲粲五色羽,欲下虞廷翔。
先民重世德,君子思不忘。
祝君期无忝,追攀轶飞扬。
会使坤南隅,气象还苍茫。
见“ 西垂 ”。
亦作“ 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 释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2).胸怀计谋、建议。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与其弟 眭 挟策以干诸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3).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长安 有媒 鲍十一娘 者……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时,与其兄 君祜 郊居,挟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伤者,仇人尤而执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自家 鲍四娘 ,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筴追锋,还推老手。” 周咏 《去国吟》:“中原到处不可居,何如挟策出国身还慊。立马斯须别亲友,离情又触长亭柳。”
史尧弼名句,送章孝偁归荆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