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出自宋代文天祥《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查看所有文天祥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万物

万物 (wànwù)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universe;all things on earth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天理

(1) [natural's law]∶自然法则;天道,天然的组织结构

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2) [heavenly principles;moral principles]∶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lun{1-1}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

(3) [moral principles;morality]∶道义

(4) [nature;natural instincts]∶天性

详细解释

(1).天道,自然法则。《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谈天理之开基,辩人道之始终。”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大字寺园》:“其水其木,至今犹存,而曰堂曰亭者,无復彷彿矣!岂因於天理者可久,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

(2). 宋 代理学家把封建lun{1-1}理看作永恒的客观道德法则,称“天理”。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之二八:“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3).泛指道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红楼梦》第六八回:“婶娘怎么样待你?你这么没天理,没良心!” 洪深 《贫民惨剧》第三幕:“天理良心,做这种的事情!”

(4).犹天性。《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孔颖达 疏:“理,性也,是天之所生本性灭絶矣。”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诱于可诱而天理灭矣。”

(5).星名。《隋书·天文志上》:“魁中四星,为贵人之牢,曰天理也。”

文天祥名句,端午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