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原指君位不为一家私有。后为一种美好的社会政治理想。《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孙希旦 集解:“天下为公者,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也。”《南史·宋纪上》:“夫树君宰世,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 明 李贽 《答耿中丞》:“夫以率性之真,推而扩之,与天下为公,乃谓之道。” 孙中山 《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
成语解释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天下为公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用例句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 举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夫天子建国,诸侯立家,选贤与能,政是以和。”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选贤与能,于今虽重。”亦作“ 选贤任能 ”、“ 选贤举能 ”。《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於国家,非其才则貽患於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成帝》:“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deng{1*1}小{1~1}平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精简是革命,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成语解释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选贤与能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使用例句选贤与能,于今虽重。★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讲究信用,睦邻修好。《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孔颖达 疏:“讲,谈説也;信,不欺也。脩,习;睦,亲也。世淳无欺,谈説輒有信也……又凡所行习,皆亲睦也。” 宋 楼钥 《签枢密院事谥节愍王公神道碑》:“公曰:‘奉命三至,专以讲信修睦。诸将徒见往返犹豫,各欲乘时求尺寸之功,若和议一定,朝廷明降约束,岂敢復尔?’”《元史·外夷传一·日本》:“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 清 冯景 《蔺相如论》:“惜乎 相如 有叱 秦 之勇,让 颇 之智,其於讲信修睦,绸繆思患之道未之讲也。”
成语解释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讲信修睦出处《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用例句我国民务扩新知,多尽义务,对于内则父诏兄勉,对于外则讲信修睦。戴圣名句,大道之行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