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虫鸣砌冷萧萧,半点残灯瘵寂寥。
桐叶軃秋黄不彻,那堪小雨学芭蕉。
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礼记·月令》按月记载当月的虫类,包括毛虫、羽虫、鳞虫、昆虫等。后多指昆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絃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 唐 李贺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诗:“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金 元好问 《秋怀》诗:“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1).蚯蚓的异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善长吟於地中, 江 东谓之歌女,或谓之鸣砌。”
(2).谓檐流滴于阶砌而作声。 宋 陆游 《雨中排闷》诗:“殷殷雷绕村,淅淅雨鸣砌。”
将熄的灯。 唐 白居易 《秋房夜》诗:“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 宋 陆游 《东关》诗:“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篷。” 明 李景福 《暮春遣意》诗:“残灯和梦断,浊酒带愁倾。”
赵时韶名句,夜客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