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治资参佐,计台须借留。
居常元少事,有子更无忧。
君问归涪棹,予寻出峡舟。
一樽谈旧事,何日重相求。
(1).郡守府署所在的首县。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滇池县 ,郡治,故 滇国 也。”
(2).郡守的治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上元 吴县 放灯,﹝知县 王子溶 ﹞召太守为客,郡治乃寂无一人。”
(1).部下;僚属。《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以 淮南 初定,转 基 为征东将军,都督 扬州 诸军事,进封 东武侯 。 基 上疏固让,归功参佐。”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九月九日, 温 游 龙山 ,参佐毕集。”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及兵兴之后,始立使额,参佐既众,簿书益繁,百弊之源,自此而始。”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皆老成谋略,优长之选。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歷练而审机宜。”
(2).辅助。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参佐幃幄,大兴王师。” 黄侃 《<新方言>后序》:“盖以大海荡荡,不择细流;不贤识小,所以参左笔削。”
指计省。即三司。 宋 洪适 《张宗元司农少卿制》:“以尔出自勋伐,以材諝称,卿寺计臺,所居可纪。” 元 柳贯 《送魏谊夫运使赴闽中》诗:“大农经费资盐策,法从崇班领计臺。”参见“ 计省 ”。
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唐 白居易 《乔弁可巴州刺史制》:“ 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 。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 借寇 ”。
邓深名句,赠别周德夫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