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相别改形容,又向潮阳识飓风。
萧散喜君真有道,驱驰如我久无功。
一鸣遂堕尘埃里,九死余生患难中。
吊影自怜仍自放,钝根不复就磨砻。
对影自怜。喻孤独寂寞。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轻舟反溯,弔影独留。” 唐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兄弟离散》诗:“弔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悵望关河空弔影,正人间、鼻息鸣鼉鼓。”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独客弔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1).自我放纵;摆脱礼法的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世人闻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新唐书·王琚传》:“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辽史·阿古只传》:“少卓越,自放不覊。”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与其彊情而徇世,寧若任真以自放也。”
(2).自我放逸。《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 豫且 ,白虵自放, 刘季 害之:愿少留意。”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僕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於此,转困穷甚,思自放於 伊 潁 之上,当亦终得之。”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予观世之仕禄者,奔趋竭蹷,皇皇乎病日月之速,亡须臾之闲以自放,顾安肯弃其貲装,易清泠深僻之地而为之敌也。” 明 唐顺之 《王思东像赞》:“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为逸也。”
(3).自骋其才气。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李杜诗优劣论》:“ 杜甫 於 白 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於天才自放,非 甫 可到也。”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王参政慎中》:“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儒林口实。” 章炳麟 《书苏元瑛事》:“尤善画,以艺文自放。”
(1).佛教语。谓根机愚钝,不能领悟佛法。《法华经·药草喻品》:“正见邪见,利根钝根。” 宋 苏轼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之一:“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2).泛指缺少灵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诗空谈格调,不主性情, 杨诚斋 道是钝根人所为。” 冰心 《往事(二)》三:“纵是顽石钝根,也要思量万事,何况这些深思善怀的女子?”
亦作“ 磨礲 ”。亦作“磨垄”。1.磨石。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 枚乘 有之:磨礱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礱近。” 清 钱谦益 《保砚斋记》:“以磨礲比德焉,以介石比贞焉。”参见“ 磨礱砥礪 ”。
(2).磨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礱。”《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赵州 石桥甚工,磨壠密致,如削焉。”一本作“ 磨礲 ”。 宋 黄庭坚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诗:“磨礲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 愚山 适将往南山购石,见墓道间有石仆地,磨礱如新,遂刻己文。” 郭沫若 《赠朝鲜同志》诗:“江山锦绣三千里,寳剑磨礱十万横。”
(3).磨练;切磋。 唐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磨礱老益智,吟咏閒弥精。” 宋 陆游 《示友》诗:“学问更当穷广大,友朋谁与共磨礱。”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日以师道磨礲学者,昼夜辨析,谆谆不懈。”
(4).折磨。 明 陆采 《明珠记·别母》:“薄命合遭逢,自古佳人,偏受磨礱。”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数载飘零似转蓬,为恩情多少磨礱。”
曹勋名句,和无介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