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栋姿。
凤凰鸣高岗,隐见视其时。
孰若阿房宫,下容五丈旗。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才大古人用,论高人先知。
晦翁千载人,源流有余师。
衣传正大学,时吐蹇谔辞。
国步方险艰,忧端终南齐。
袖有济时策,真言琅玕披。
忠嘉计稷契,不事激与随。
辩论黼座侧,听纳天颜怡。
林林陛楯郎,相顾胥叹咨。
中有张万福,拜贺太平基。
正赖中流柱,障澜使东之。
胡为勇於去,神龙不容羁。
平生廉靖操,为国张四维。
西风送汉节,凛凛和霜威。
皇华驰周显,书锦辉绣衣。
沮台占二星,今夕躔已移。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
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隐微。
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
烹鲜戒政扰,漏鱼宁纲稀。
要令珥笔俗,洗心学书诗。
更令佩犊子,竭力事耘耔。
鄱江歇澜波,贯索韬光辉。
丕变东楚俗,若咏洙泗涯。
小试大儒效,泰山一毫釐。
宁如立本朝,措世复雍熙。
无容孔席暖,伫兴宣室思。
归来纳绛节,平登黄扉叶。
富贵推不去,乘留复须疑。
(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輦轂。” 李善 注:“珥笔,戴笔也。” 元 耶律楚材 《爱子金柱索诗》:“他时辅翊英雄主,珥笔 承明 策万言。” 严复 《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
(2).指诉讼。 宋 黄庭坚 《江西道院赋》:“ 江西 之俗,士大夫多秀而文,其细民险而健,以终讼为能,由是玉石俱焚,名曰珥笔之民。” 金 元好问 《高平道中望陵川》诗之一:“来时珥笔夸健讼,去日攀车餘泪痕。”
(1).洗涤心胸。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易·繫辞上》:“圣人以此洗心。”《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退洗心而内讼,固亦未知其所从。”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明 李东阳 《洗句亭》诗:“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之二:“盪胸海风和霞吸,洗心天乐带涛听。”
(2).比喻改过自新。《后汉书·隗嚣传》:“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赐死则死,加刑则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旧唐书·僖宗纪》:“如 王仙芝 及诸贼头领能洗心悔过,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闻奏,朝廷当议奬升。”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夜里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脸,而仍剑拔弩张,倘不洗心,殊难革面,真是呜呼噫嘻,如何是好。”
(1).读书。《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学习写字。《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 伯珍 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尝慕 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宋 陆游 《喜小儿辈到行在》诗:“ 阿纲 学书蚓满幅, 阿绘 学语鶯囀木。”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诗之四:“得句时过 张外史 ,学书不让 管夫人 。”参见“ 学字 ”。
王撝名句,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