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却学浮家样,横截江湖叠浪中。
漫说三高无起日,孰知千古可同风。
长林蒙雾行平远,层榭攀云语半空。
堤上系舟何限意,匆匆著句未全工。
(1).高大的树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着我这万里羁客。”
(2).喻隐逸者的居处。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参见“ 长林丰草 ”。
(1).平夷远阔。 宋 范成大 《回黄坦》诗:“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周 即冲寂, 吴 即流畅, 唐 稍平远,并幽夜之逸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平远的原野的尽处,明蓝的天幕一丝不皱地直垂下去。”
(2).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坦之 ﹞祖 东海 太守丞,清淡平远。”
(3).山水画的一种取景方法,自近山望远山,意境绵邈旷远。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 郭熙 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1).谓援引青云而上升。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唐 刘崇望 《授中书舍人崔凝右补阙沉文伟并守本官充翰林学士制》:“周旋鸣玉之仪,頡頏攀云之路。”
(2).谓升上云际。 元 袁桷 《舟中杂咏》之七:“纸鳶帖晴空,飞轮走盘线……攀云政相喜,堕地忽復怨。”
仲并名句,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