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
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
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楚辞·刘向<九叹·远逝>》:“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王逸 注:“扬赤霓以为旌。”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香满衣,云满路,鸞凤绕身飞舞。霓旌絳节一羣羣,引见 玉华君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明 陆采 《怀香记·假公荐举》:“閶闔欲开,霓旌飘颻乎翠树;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chan{1|1}绵。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1).《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 宋 郭茂倩 题解:“《尚书大传》曰:‘ 舜 将禪 禹 ,於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后因用“云歌”指帝王祭祀、庆典时的颂歌。 北魏 宗钦 《东宫侍臣箴》:“云歌 唐 后,垂横美 虞 。” 唐 褚亮 《雩祭乐章·雍和》:“凤管晨凝,云歌晓囀。”
(2).响遏行云之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
(3).指高歌。 宋 史达祖 《杏花天》词:“凉花畔,云歌露饮。梦断了,终难再问。”
[count on one's fingers]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详细解释(1).弯着指头计数。《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屈指计 亮 粮不至十日。” 后蜀 孟昶 《玉楼春·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词:“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mao{1~1}泽{1*1}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唐 刘禹锡 《让同平章事表》:“克期而进,屈指可平。”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颜鲁公》:“岂唯 唐朝 人士罕见比伦,自 汉 以来,殆可屈指也。”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一时同学,厪有存者,宇内屈指, 櫟园 岿然其一也。”
(3).首屈一指。喻特出。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南食则 寺桥 金 家, 九曲子 周 家最为屈指。”
袁去华名句,水调歌头 定王台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