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
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请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礼。《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 杜预 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县柩而下。” 杨伯峻 注:“请隧者, 晋文 请天子允许於其死后得以天子礼葬己耳。”后以指图谋统治天下。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故彊 晋 收其请隧之图,暴 楚 顿其观鼎之志。”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封建》:“徒知问鼎请隧,有惧霸王之师;白马素车,无復藩维之援。”
佚名名句,襄王不许请隧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