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古汤谿,□□□□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谿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
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
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
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
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
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
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
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嚣。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
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
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谿上,未必无国珍。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窜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誾誾。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1).古谓方十里之地。《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四野” 汉 郑玄 注:“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方十里为一成。”《易·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唐 孔颖达 疏:“三百户者,一成之地也。” 宋 胡锜 《代田万顷到任谢表》:“一成立中兴之基,大披图籍;九井张太平之纪,丕混车书。” 清 顾炎武 《杨明府永言昔在崑山今复来吴下感旧有赠》诗:“与君遵晦意,不负一成谋。”参见“ 一成一旅 ”。
(2).谓一经成就。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亦一成,真色无异。”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不得口诀,犹不可知。况于黄白之术乎?今能为之者,非徒以其价贵而秘之矣。此道一成,则可以长生。”参见“ 一成不变 ”。
(3).一重;一层。《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 郭璞 注:“成,犹重也。” 邢昺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 清 方以智 《通雅·算数》:“一层谓之一成。”
(4).谓击一下。《吕氏春秋·长攻》:“先具大金斗,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 高诱 注:“一成,一下。”
(5).一定的规格。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齐之以一定之法。” 严復 《原强》:“不观于圬者之为墙乎?与之一成之砖,坚而廉,平而正,火候得而大小若一,则无待泥水灰粘之用,不旋踵而数仞之墙成矣。”
(6).初次制成的。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宋 刘一止 《喜迁莺》词:“怨月恨花,须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灭,新来还恶。”
(7).谓奏乐一终。《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 商 ” 汉 郑玄 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指观察国情。引申为从政。《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宋书·孝武帝纪》:“内难甫康,政训未洽,衣食有仍耗之弊,选造无观国之美。”《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郑德基 《赠隐者》诗:“读书岂必皆观国,学佛何须定出家。”
王日翚名句,云安监劝学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