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生母。《淮南子·齐俗训》:“亲母为其子治扢秃,而血流至耳,见者以为其爱之至也;使在於继母,则过者以为嫉也。”《礼记·曾子问》“昔者 鲁昭公 少丧其母” 唐 孔颖达 疏:“亲母尚不服,庶母不服可知。”
见“ 亲家母 ”。
低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谢公 ( 谢安 )熟视 殷 ( 殷顗 )曰:‘ 阿巢 故似 镇西 。’於是 庾 ( 庾恒 )下声语曰:‘定何似?’”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 子良 又问:‘既灵圣垂旨,敢希久停,可得申延数年不?’帅曰:‘下声!傍人闻。’”
阮瑀名句,驾出北郭门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