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鸡母,乘春数子生。
生来逾六旬,互觉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离散。
众雏既不来,一子独恋恋。
恋恋不肯离,逐之终不移。
母行无险易,唧唧相追随。
卵生亦云足,母伏窠中宿。
厥子苦无依,攀背如悲哭。
窠中母所安,忍渴复忘餐。
子於背上卧,不舍须臾间。
我时见之喜,异类能如此。
因欲观其终,其终谅何似。
一朝大长成,乃知牝牡情。
膨脝娠有腹,渐见东西行。
行行求饮食,欲以助生息。
卵出子还多,养子何劳役。
朝啄荆草林,暮爪汙泥深。
昔时随母意,今作{1-1}爱雏心。
雏生诚可爱,母老宁忍背。
物性乃不常,使人心叹慨。
物类本无知,无知孰责之。
斯鸡与从异,酷似有天资。
天资以仁孝,变更何太早。
况彼本无知,血毛安足道。
万物灵者有,孰不念其亲。
少艾与妻子,所以夺吾真。
五十慕父母,虞舜称稽古。
埋子得黄金,迩来唯郭巨。
古人往莫追,言之泪沾衣。
斯言足自警,题作惜鸡诗。
(1).万物,各类的物。《荀子·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列子·周穆王》:“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於天地,应於物类。”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盖以明达乎事情,周知乎物类,洞瞩乎幽隐,而旁通乎民志。”
(2).物的同类,同类。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音声之相和兮,物类之相感也。” 王逸 注:“言鸟兽相呼,云龙相感,无不应其类而从其耦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 郊 常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出岸,乃方响一片。有知者识是蕤宾铁也。指拨精玅,致律吕相应,物类相感耳。” 清 黄景仁 《啼乌仁》:“明知无益痛繫心,物类相类有如此。”
(3).物的种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土地所产,物类尤多。”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诗:“吾闻海之大,物类无穷极。”
(4).物的类别。 梁启超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 达尔文 以前,虽有一二博物学者稍有见於物类蕃变之现象……而不知其变迁进化之所以然。”
(5).特指人或动物。 南朝 宋 张野 《与远法师书》:“行不负於所知,言不伤於物类。”此指一般的人,犹言他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这般物类,教我怎不阴哂?”此贬称他人,犹言东西。《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説道:‘因你念头差了,故投落在物类。我特地唤醒你来,再去投胎。’”此指动物。
李覯名句,惜鸡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