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梅坛境,山寒万籁空。
无才供吏隐,有梦忆仙翁。
石齿含残雪,松髯奋急风。
灶烟如可舐,跨鹤问鸿蒙。
齿状的石头。亦指山石间的水流。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宋 杨ze{1~1}民 《满庭芳》词:“一径幽通邃竹,松风漱、石齿溅溅。” 金 元好问 《少室南原》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元 张可久 《凭栏人·白云炼师山居》曲:“丹气溶溶生紫烟,石齿泠泠鸣玉泉。” 清 刘大櫆 《菉溪书屋图记》:“按其图,则修竹万竿,而千寻之老木间厕其中,其下怪石林立,溪流自石齿间縈紆漩洑。”
尚未化尽的雪。 唐 杜审言 《大酺》诗:“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唐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诗:“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氷流。” 明 文徵明 《除夕》诗:“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指松叶。因其针状如髯,故称。 明 刘基 《为祝彦中题山水图》诗:“松髯拂天藤蔓垂,枯根瘦石相因依。”
张广汉名句,宿梅仙坛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