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

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

出自宋代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

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岁枯松枝,落魄酒中无定止。
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余几。
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
寒虫催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
楚国羁臣放十年,汉宫佳人嫁千里。
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
楚狂行歌惊市人,渔父拿舟在葭苇。
问君枯木著朱绳,何能道人意中事。
君言此物传数姓,玄璧庚庚有横理。
闭门三月传国工,身今亲见阮仲容。
我有江南一丘壑,安得与君醉其中,曲肱听君写松风。

查看所有黄庭坚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翰林

翰林 (hànlín)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尚书

尚书 (Shàngshū)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书 (shàngshū)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兵部尚书

公子

公子 (gōngz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文采风流

(1).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宋 陈师道 《寄邓州杜侍郎紘》诗:“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 谢 上。”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柳亚子 《哭苏曼殊》诗之三:“文采风流我不如,英雄延揽志非疏。”

(2).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 金陵 古称佳丽地,衣冠文物,盛於 江 南;文采风流,甲於海内。”

成语解释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文采风流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使用例句金陵古称佳丽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清·余怀《〈板桥杂记〉序》

尚尔

(1).仍然。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土番 之酋长尚尔骄悍, 哈密 之城印犹未归。”

(2).尚且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对神尚尔,对人可知。”

黄庭坚名句,听宋宗儒摘阮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