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戎岂别无经纶,娄敬作俑言和亲。
或结或绝患不已,至呼韩邪朝竟宁。
稽首愿得壻汉氏,秭归有女王昭君。
临时失捐画工赂,蛾眉远嫁单于庭。
玉容惨淡落紫塞,粉泪阑干挥黄云。
下马穹庐移步涩,弹丝谁要胡儿听。
年年两军苦争战,杀{1*1}人如麻盈边城。
若藉此行赎万骨,甘忍吾耻靡一身。
闻笳常使梦魂惊,倚楼惟恐烽火明。
狼子野心何可凭,呜呼狼子野心何可凭。
指 汉 代。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往时 司马相如 作《封禪》一篇,以彰 汉 氏之休。” 汉 张衡 《西京赋》:“ 汉 氏初都,在 渭 之涘。” 晋 潘岳 《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南史·恩倖传序》:“自 汉 氏以来,年且千祀。”
西汉 南郡 秭归 (今属 湖北 )人,名 嫱 (《汉书·元帝纪》作“檣”,《匈奴传下》作“墙”),字 昭君 , 晋 时避 司马昭 讳,改称 明君 。 元帝 时被选入宫, 竟宁 元年(公元前33年), 匈奴 呼韩邪 单于入朝求和亲, 昭君 自请嫁 匈奴 。入 匈奴 后,被称为 宁胡阏氏 。现 呼和浩特 市南郊,有 王昭君 青冢。《西京杂记》卷二:“ 元帝 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 王嬙 不肯,遂不得见。后 匈奴 入朝求美人为閼氏,於是上案图以 昭君 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国,故不復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 昭君 故事后来成为诗词、戏曲、小说等的流行题材。 明 吴应箕 《美色何足恃行》:“美色何足恃,黄金贵有餘,不见 王昭君 ,弃之在穹庐。”参阅《汉书·匈奴传下》、《后汉书·南匈奴传》。
赵汝鐩名句,昭君曲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