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菊将饮酒,菊开酒无有。
虽不负尔目,且已负尔口。
昨日三两人,淡坐饥腹吼。
徒与哦其傍,谁能置升斗。
当时陶渊明,篱下望亦久。
幸赖白衣人,不愧采盈手。
悠然事颇同,必竟醉则否。
(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1).打开酒瓮。《水浒传》第四回:“﹝ 金老 ﹞一面开酒,收拾菜蔬,都早摆了,搬上楼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如此豪杰,如此恩德,不可轻慢!我们再须杀牲开酒,索性留他们过宿顽耍几日则箇。”
(2).解除酒戒,开始饮酒。《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我今日就借二位亲家这席给他开酒。”
梅尧臣名句,和江邻几有菊无酒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