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谓极好饮酒。《魏书·裴叔业传》:“﹝ 柳远 ﹞性粗疏无拘检,时人或谓之‘ 柳 癲’。好弹琴,耽酒,时有文咏。” 唐 卢仝 《叹昨日》诗之二:“天下薄夫苦耽酒, 玉川先生 也耽酒。” 宋 陆游 《晚泊松滋渡口》诗:“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家传》:“先生与 伯思 皆高材耽酒。”
(1).犹一致。《易·繫辞下》:“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清 谭嗣同 《仁学·界说》:“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无,通则仁矣。”
(2).专一。 宋 戴埴 《鼠璞·程苏争致斋》:“斋之禁荤,见於法令,乃禁五辛,虑耗散人之气,间其精诚,与禁饮酒、听乐、嗜慾,悲哀一同,欲其致一之妙通於神明耳。” 明 唐顺之 《赠宜兴令冯少虚序》:“静则可以致一而极其精爽之思。”
张耒名句,正月十八日四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