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相逢意尽倾,不须池草梦中生。
细将两地行藏事,消尽几番长短更。
篱外黄花香共嗅,案头易传手中评。
惭予才竭难为弟,况复输兄独秀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surpass all one's fellows;carry of the palm] 独出一时,超群出众
详细解释(1).独自茂盛。《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 胡康侯 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
(2).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楚辞·招魂》:“《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北齐书·昭帝纪》:“﹝ 高演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3).指超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夫子继圣,独秀前哲。”
郭贽名句,奉次文爵兄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