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挥鉏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
须臾众覩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
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
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
虽非丈六黄金身,他处像设无能先。
不知何人妙陶冶,底用五色增华妍。
自兹累叶永为宝,如以衣钵更相传。
是时承平最盛际,正是景德咸平间。
画工难貌天入妙,劫风不动神光圆。
益知佛教来已远,遍满震旦尊金仙。
慈悲无量应成祷,影响若与人周旋。
耳则闻音目可观,此有妙理谁能诠。
宝光燄燄拥身后,贝花叶叶俱成全。
顶戴天冠工莫及,中有一佛立不偏。
有孙是为乡先生,决科衣冠遂蝉联。
大父持丧久庐墓,曾以此事形碑镌。
起身月卿出为君,殿上寤主以一言。
易守乡邦凡五年,宠光赫奕当政宣。
移至湖心值兵燬,精庐灰灭因亡焉。
初闻诸父话遗迹,兴叹欲见无因缘。
扬州伯父初赋归,慨念孝感如参骞。
零丁以十万钱,里巷响应庆愈绵。
木要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
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
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
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
《论语·公冶长》:“子在 陈 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宋 朱熹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明朝驛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明 宋濂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 濂 窃自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鸞臺凤阁将以次而升,何日能赋归?”亦作“ 赋归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翁南下赋归歟,值我新婚北上初。”
感慨怀念。 明 李东阳 《故明太傅平江伯陈公墓志铭》:“因慨念名家宿将之遗风,圣天子用旧保终之盛德,皆不可遂泯,乃叙次其事而系以铭。” 李大钊 《史观》:“后世逸民高歌,诗人梦想,大抵慨念 黄 、 农 、 虞 、 夏 、 无怀 、 葛天 的黄金时代。”
旧谓孝行的感应。《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復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復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北史·孝行传·王颁》:“﹝ 颁 ﹞夜中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宋史·孝义传·易延庆》:“ 延庆 居丧摧毁,庐於墓侧,手植松柏数百本,旦出守墓,夕归侍母。紫芝生於墓之西北,数年又生玉芝十八茎。本州将表其事, 延庆 恳辞。或画其芝来京师,朝士多为诗赋,称其孝感。”
孔子 的学生 曾参 和 闵子骞 的并称。《隶续·汉安长陈君阁道碑》:“ 陈 君……清过 夷 齐 ,行同 参 騫 ,以身率下,非礼不言。”
楼钥名句,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