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
(1).站着谈话。《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去,须防耳目不雅。”
(2).比喻时间短暂。 汉 扬雄 《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诗:“我往立谈间,歘若白受緇。” 章炳麟 《文学说例》:“抑名家所著,为演説之元则,彼固施诸笔籥,犹与演説有殊。至於 战国 游説,惟在立谈。”
(1).争夺土地。《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墨子·非攻下》:“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餘也。” 唐 韩愈 《新竹》诗:“稀生巧补林,併出疑争地。”
(2).指战争双方必然争夺的险要之地。《孙子·九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杜牧 注:“必争之地,乃险要也。”
曾几名句,挽李泰发参政三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