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嘉异种,移对诵弦堂。
双本无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顺,在纽象乾纲。
影覆诗书府,根盘礼义乡。
盛同文不朽,高与道相当。
洙泗滋荣茂,龟蒙借郁苍。
毓灵全木帝,钟秀极勾芒。
气爽群居席,烟凝数仞墙。
阴连槐市绿,子落杏坛香。
布露周千尺,腾凌上百常。
傍欺泮林小,远笑峄桐黄。
屹若擎天柱,森如出日桑。
风中雕虎啸,云际老龙骧。
直欲惊魑魅,端疑待凤凰。
鳞差阙巩甲,干错羽林枪。
大节忠臣概,坚心志土方。
鲁宫侵不得,秦火纵何伤。
宣子休夸树,姬人漫爱堂。
松卑虚视爵,花贱柱封王。
谁念真儒迹,何当议宠章。
(1).同用一种文字。《礼记·中庸》:“书同文。”《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四隩同文,五方异色。”
(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效著於同文。” 夏衍 《乐水》:“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变成了只供‘同文’欣赏的‘技艺’,而失却了领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
(3).通译文字。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今内之有同文、方言之馆舍,外之有出洋学习之生徒,行之数十年,而国家不获人才之用,盖有由也。”参见“ 同文馆 ”。
孔舜亮名句,手植桧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