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心裨帝学,古道畅皇风。
天下真无敌,君前置一通。
将拚龙尾砚,去作鱼头公。
笔底澜翻舌,谈间磊块胸。
通明云殿上,清切玉堂中。
发轫同安簿,深衣独乐翁。
孝经题幼志,沼鉴见精忠。
元佑龙蛇杂,开禧蟊贼讧。
隆冬老儒立,奸党一碑丰。
三晋春秋在,千年纲目同。
长天炤孤愤,清夜好研穷。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qing{1*1}云{1-1}路,长愿存心在ze{1~1}民。”参见“ 发迹 ”。
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郑玄 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 孔颖达 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宋 司马光 《独步至洛滨》诗:“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持笻竹著深衣。” 严复 《救亡决论》:“ 戴 、 阮 、 秦 、 王 ,直闯 许 郑 ;深衣几幅,明堂两个。”
(1).独自欣赏、娱乐。《孟子·梁惠王上》:“民欲与之偕亡,虽有臺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晏子春秋·杂上十四》:“夫乐者,上下同之……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汉书·游侠传·陈遵》:“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间官爵功名,不减於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2).独自以某事物为乐。《礼记·乐记》:“独乐其志,不厌其道。” 孔颖达 疏:“言 武王 今独能乐其志意,不违厌其仁义道理也。”
(3).玩具名。即陀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梜者,鏇作独乐及盏。” 缪启愉 校释:“‘独乐’,即‘陀螺’,小儿玩具。”参见“ 陀螺 ”。
许月卿名句,暮春联句九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