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1).比喻力大。《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 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赵朴初 《刮地风·咏风暴》曲之一:“拔山卷海看风威,枷锁齐飞。”
(2).比喻极其困难。《汉书·刘向传》:“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
力气用尽。《左传·昭公十一年》:“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主人频问遣妖术,力尽计穷音响悽。” 鲁迅 《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三)》:“ 语堂 是除办事教书之外,还要防暗算,我看他在不相干的事情上,弄得力尽神疲,真是冤枉之至。”
辛弃疾名句,虞美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