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世运之纬繣兮,何故老之不憖遗。
持寸胶而救千丈浑兮,谁与同而共治。
身一约而蹈遗烈兮,不沽直而不徇时。
西极八桂东连吴会兮,贯南纪以周驰。
以节用爱人兮,以静重为威。
谓直方大之德才学识之长兮,亲结上知。
方增重乎本朝兮,而疾疢以乘之。
犹癯癯乎笔削之志兮,浩浩乎汗青之未期。
遗稿山积兮,孰续而孰维。
擅一代之钜典兮,疑造物之好亏。
吁嗟乎,修斋之典刑兮,蹇长歌乎已而。
余幼好此奇服兮,今冉冉而华颠。
悼窘步之数奇兮,安陋巷之瓢箪。
公独闵其寂落兮,擥微芳而遐搴。
时舒爱而申情兮,曾不间夫邮传。
弭婺节而西来兮,拱茂行之渊渊。
吸松斋之沆瀣兮,饱坐啸之兰荃。
凤高飞而莫絷兮,徒延佇而路曼曼。
何音问之不淑兮,骇骑箕而遂仙。
睇长江而太息兮,涕淫淫而惘然。
抚巨编之遗则兮,神驰乎洋奥之佳阡。
念岁律之云莫兮,奈狂风之鼓天。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会集僧人或道徒供斋食,作法事。 唐 杜荀鹤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诗:“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广延道众,大建经坛,要与先帝修斋追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禁演戏修斋建醮。”
(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
(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王柏名句,悼蔡修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