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

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

出自宋代陆游《桐江行》:

我来桐江今几时,面骨峥嵘鬓如雪。
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
十年山栖却水食,酿桂餐芝自芳洁。
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餐常呕噎。
雪晴宿戒南山游,剩要赋咏临清流。
将行复辍却退坐,台符吏牍令人愁。
胸中崔嵬向谁吐,独立凭高时自语。
文章当以气为主,无怪今人不如古。

查看所有陆游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怒嗔

发怒。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宋 苏辙 《秋稼》诗:“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下船少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端绪

端绪 (duānxù) 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 inkling 谈了半天,仍然毫无端绪

谗谤

谗毁诽谤。《三国志·魏志·王烈传》“未至,卒於海表”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时衰世弊,识真者少,朋党之人,互相谗谤。” 宋 苏轼 《和孙莘老次韵》:“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謡。”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结果是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谣言和谗谤,百口也分不清。”

何曾

何曾 (hécéng) 反问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辨说

(1).辨析论述。《礼记·仲尼燕居》:“辨説得其党。” 孔颖达 疏:“谓分辨论説《诗》、《书》、《礼》、《乐》之等,各得其党类,不乖事之义理。”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执事所以教,反復数百言,皆以未悉鄙人‘格物’之説,若鄙説一明,则此数百言,皆可以不待辨説而释然无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阳明 登坛讲学,反覆辨説‘良知’二字。”

(2).论辩。辨,通“ 辩 ”。《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辨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 宋 曾巩 《亡兄墓志铭》:“有智策,能辨説,其贯穿反復,人莫有能屈之者。”

(3).辩解,分辩。辨,通“ 辩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少卿一时心慌,不及问他从何而来,且自辨説道:‘我非忘卿,只因归到家中,叔父先已别聘,强我成婚,我力辞不得。所以蹉跎至今,不能来你那里。’”

(4). 中国 古代逻辑名词。指推理和论证。《荀子·正名》:“辨説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

陆游名句,桐江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