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
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白居易。
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
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
——刘禹锡。
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
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
——王起。
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
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白居易。
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
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
——刘禹锡。
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
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
——王起。
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
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
——白居易。
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
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
——刘禹锡。
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
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
——王起。
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
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
——白居易。
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
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
——刘禹锡。
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
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
——王起。
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
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白居易。
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
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
——刘禹锡。
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
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王起
亦作“奼女”。1.少女;美女。《后汉书·五行志一》:“ 河间 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姹女不知家国恨,更弹 汉 曲入胡琴。”
(2).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姹女。《参同契》卷下:“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见火则飞腾,如鬼隐龙潜,莫知所往。” 唐 刘禹锡 《送卢处士》诗:“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二八:“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将容易入洪炉。”《西游记》第十九回:“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婴儿,道教对铅之称。
(1).梳妆打扮。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眉分八字真,口吐樱桃,眼转秋波,鬢挽乌云。” 元 卢挚 《朱履曲·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曲:“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粧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鼠狼》:“禁之不令粧梳,即欲自縊投井。”
(2).梳妆打扮的款式。 唐 白居易 《时世粧》诗:“ 元和 粧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更几箇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梳妆打扮。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之一:“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 西京 。”
嬉游的小孩。《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諫。”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众技旅庭,振欢声於无外;游童颂圣,陶至化於自然。”
指出游的儿童。 唐 骆宾王 《过故宋》诗:“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 宋 王珪 《勾小儿队》:“宜命游童之缀,来陈舞佾之容。上奉皇慈,教坊小儿入队。” 清 陈维崧 《得桐城方尔止先生书感赋兼怀密之先生》:“家伎新传 张敞 眉,游童暗认 王珉 扇。”
白居易名句,会昌春连宴即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