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出自元代虞集《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
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
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
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
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
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
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
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
乐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
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
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有闻,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有闻,能乘风为我一来听耶。
明春,舟中又得二篇,并无俗念一首。
后三年,仙游山彭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
道园道人虞集伯生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查看所有虞集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zi{1-1}慰乎?”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危坐

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严肃恭敬。后泛指正身而坐。《管子·弟子职》:“危坐乡师,颜色无怍。”《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吴王 戄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 吕延济 注:“危坐,敬之也。”《新唐书·陆羽传》:“﹝ 羽 ﹞得 张衡 《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羣儿囁嚅,若成诵状。” 吴组缃 《山洪》九:“ 三官 危坐在尾舱藳草堆上,无心无绪的。”

高唱

高唱 (gāochàng) 高声歌唱 sing loundly 他们高唱着国际歌 大声叫喊 talk glibly about;call loudly for 他们一面高唱“和平”,一面疯狂备战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七篇

七篇文章。特指《孟子》。该书七篇,故称。 清 阎若璩 《孟子生卒年月考》:“按 孔子 生卒出处年月,具见《史记·孔子世家》,而 孟子 独略。於是説者纷紜。余尝以七篇为主,参以《史记》等书,然后歷歷可考。” 清 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经火於 秦 ,《论语》伏於屋壁,《大学》、《中庸》汨於《戴记》,而七篇夷於诸子。”

虞集名句,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