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家新妇两同条,只尺家乡路不遥。
可笑骑驴觅驴者,一生错认马鞍桥。
比喻物本已有而反外求。《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宋 黄庭坚 《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繇此观之,人心明,即是天理,不可骑驴觅驴。”亦作“ 骑牛觅牛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 百丈 ,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 曰:‘大似骑牛觅牛。’”
成语解释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骑驴觅驴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诵经不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使用例句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all one's life] 整个生命期间
详细解释一辈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余亲见所识者数人,了不奉神明,一生不祈祭,身享遐年,名位巍巍,子孙蕃昌且富贵也。”《晋书·阮孚传》:“ 孚 性好屐……或有诣 阮 ,正见自蜡屐,因自嘆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 明 刘基 《渔父词》之二:“红米饭,紫蓴羹,自是无愁过一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一生耿直,赤胆忠心。” 老舍 《正红旗下》二:“他们的一生象作着个细巧的,明白而又有点胡涂的梦。”
错误地分辨、认识。《唐律疏议·杂律·错认良人为奴婢》:“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词有‘悔当初错认你心同竝蒂莲,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
亦作“ 鞍鞽 ”。马鞍。其拱起处形似桥,故称。《魏书·傅永传》:“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宋史·兵志十一》:“军器监欲下 河东 等路采市曲木为鞍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紧掿着铁棒,牢坐着鞍鞽。”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将死鸡塞进网兜里,跨上鞍鞒,回马就走。”
释道颜名句,颂古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