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砍削。 唐 杜牧 《帘》诗:“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
(2).削弱。《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 高祖 方剪削诸弟。”
(3).谓取舍安排。 唐 方干 《赠李郢端公》诗:“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餘功。”
(1).即竹。因其经冬不凋,故称。 唐 刘长卿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诗:“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 唐 许浑 《送薛秀才南游》诗:“遶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瀟瀟。”
(2).指竹制管乐器。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铜簧韵脆鏘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白居易名句,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