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人寰共一邱,欲穷远目更登楼。
苍藤碧藓树容晚,凉月好风山意秋。
莎径荒寒闻鹤唳,竹丛摇落见渔舟。
一声横笛碧天暮,诗在沧波芦荻洲。
(1).青苔。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沦謫得归迟。”《花月痕》第十回:“西北角叠石为山,苍藤碧蘚,斑驳缠护。”
(2).指绿竹。 唐 权德舆 《崔君墓志铭序》:“筑室於 毗陵 ,疏清流,荫碧蘚,树艺偃仰,有终焉之志。”
(3).喻霉斑。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夜宇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仇兆鳌 注:“碧蘚,犹今人言衣服霉斑。”
(1).秋月。 南朝 齐 谢朓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停琴佇凉月,灭烛听归鸿。”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緑杨有意簷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清 纳兰性德 《河渎神》词:“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
(2).七月的异名。《事物异名录·岁时·七月》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
(1).谓如风吹山。《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扬袂风山,举袖阴泽。” 张铣 注:“言侍从众,扬其衣袂,动山上草木,如风吹山也。举袖则蔽川泽,乃成其阴矣。”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有穴,风从中出,故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 风山 之首方高三百里,风穴如电突深三十里,春风自此出也。”
(3).山名。在今 山西省 吉县 附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水 南逕 北屈县 故城西,西四十里有 风山 ,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陈纪名句,题李竹隐山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