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祷旱必桑林,试扣丛祠丐一临。
再拜炉烟方裛裛,四周云气已骎骎。
田龟向去亡凶兆,垤鹳新来有好音。
多谢神灵怜老令,肯倾膏泽慰民心。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香气袭人貌。 唐 李商隐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匝路亭亭艷,非时裛裛香。” 宋 苏轼 《自普照游二庵》诗:“山行尽日不逢人,裛裛野梅香入袂。”
虞俦名句,徽州织溪县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於县厅祈雨未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