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
函疏封还密,炉香侍立亲。
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
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1) [whip]∶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2) [(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详细解释(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白马騂角弓,鸣鞭乘北风。”《宋史·孟珙传》:“ 江陵 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敌一鸣鞭,即至城外。”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他从来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驭手,随便鸣鞭、吆喝,以至虐待折磨牲畜。”
(2).指挥鞭打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宋史·仪卫志二》:“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龙直四十三人,执仗排立,并设繖扇,鸣鞭。”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每日间亲随车驾,只听鸣鞭,去螭头上拜跪。”
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金 郭邦彦 《村行》诗之一:“枣花初落路尘香,燕掠麻池乍頡頏。” 明 高启 《与客饮西园花下》诗:“相逢莫学花无赖,明日分飞随路尘。”
指谏官官署。 唐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琚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诗:“予壻信时英,諫垣金玉声。” 宋 欧阳修 《谢知制诰启》:“代yan{1-1}禁掖,已愧才难,兼职諫垣,犹当责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以余所闻, 嘉 道 之间, 苏廷魁 、 陈庆鏞 、 朱琦 为諫垣三直。”
刘得仁名句,寄姚谏议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