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
香炉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著丛篠。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指三伏期间。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伏中微洩,秋候自当清泰。”
1.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欧榘甲 《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
2.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 刘师培 《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惨,无异于公庭。”
3.比喻督促、勉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书<货殖传>后》:“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鞭箠夷蛮,雄略震乎当世。”
潘大临名句,吴熙老所藏风雨图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