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外雨晴初,多少红船上下趋。
龙管凤笙无韵调,却挝战鼓下西湖。
亦作“ 龙筦 ”。1.笔管。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论一》:“鹰爪舍(含)利,出彼兔毫。龙管润霜,游兹蠆尾。”
(2).笛的美称。 唐 李白 《襄阳歌》:“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唐 田娥 《携手曲》:“凤笙龙管白日阴,盈亏自感青天月。” 元 陆仁 《思昆仑歌》:“仙嬪左右如云稠,凤笙龙筦音婉柔。”
(1).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笙》:“《世本》:‘ 随 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唐 韩愈 《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 。” 明 何景明 《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 伶伦 截凤笙。”
(2).指笙曲。 宋 张先 《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
不押韵。指诗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五经中多有用韵》:“古人之文化工也。自然而合於音,则虽无韵之文而往往有韵。”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 顾亭林 泥於一字祇有一音,遂谓诗有无韵之句,是不然矣。”
汪元量名句,醉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