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无太尉玉麈,腰无鄂公羽箭。
一声喝海潮音,一只眼岩下电。
官名。 秦 至 西汉 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 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 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至 宋徽宗 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 以后废。
玉柄麈尾。 东晋 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金貂有时换美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宋 姜夔 《湘月》词:“玉麈谈玄,嘆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明 李东阳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诗:“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袖中芳草岂不香,手中玉麈岂不长?”
箭。因尾部缀鸟羽,故称。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宋 朱敦儒 《朝中措》词:“雪猎星飞羽箭,春游花簇雕鞍。”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弧矢》:“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鷂翎,十餘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虏羽箭多出此料。”
刘克庄名句,丙寅记颜六言二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