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卧胸中蟠万卷,舌端笔端皆具眼。
评今论古知几何,寥寥百年骨不冷。
有孙挺特尤掀腾,富有蕴藉如弗能。
韬光铲彩事枯硬,不学乃翁牵葛藤。
壁立万仞出一语,佛祖应无启口处。
有时一默渊且深,尽大地人难指注。
脚尖踢倒凌霄峰,挥剑活屠潭底龙。
三条椽下四世界,破蒲{1|1}团边兜率宫。
秋风忽起故山兴,妲本无归语何剩。
江湖斫额应望君,莫作秤锤落深井。
高卧于云雾缭绕之中。谓隐居。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元 倪瓒 《答徐良夫》诗:“云卧雨声集,庭树颯以秋。”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1).舌尖,舌头。《韩诗外传》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辞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有时偶涉诗书,亦係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
(2).舌所以言,因引申为言词。《北齐书·卢文伟传》:“ 询祖 词情艷发,早著声名,负其才地,肆情矜骄,京华人士,莫不畏其舌端。”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是时 游 夏 辈,不敢措舌端。”
(1).谓有识别事物的眼力。 宋 陆游 《冬夜对书卷有感》诗:“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 杜 诗中‘师曰’者,亦‘ 坡 曰’之类,但其间半伪半真,尤为淆乱惑人,此深可嘆。然具眼者,自默识之耳。”
(2).指有眼力的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漂母》:“ 楚 汉 皆豪杰,无一人知 信 者,虽 高祖 亦不知,仅一 萧相国 ,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拔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
释惟一名句,送孚藏主归江西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