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即事。
。
倚苍云拱北城高,地胜东吴,树老南朝。
翠袖联歌,金鞭争道,画航平桥。
楼上楼直浸九霄,人拥人民似元宵。
灯火笙箫,春月游湖,秋卜见潮。
。
。
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
。
镇钱塘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绣衮生春。
潮点鹅毛,山盘凤尾,瓦甃鱼鳞。
近北斗三天紫宸,拂危栏两袖白云。
可摘星辰,谁信蟾宫,着我闲身。
。
。
徽州路指楼落成。
。
小阑干高倚长空,壮观山城,仿佛天宫。
赑遍画鼍,嘶残玉凤,漏尽铜龙。
催古寺一百八晓钟,动晨光三十六晴峰。
雄视江东.万井春风,太守神功。
。
。
湖上雪晴鲁至遭席间赋。
。
想当年雁塔题名,衣锦归来,揽辔澄清。
试坐渔矶,相亲蚁绿,不负鸥盟。
青山老西施暮景,碧天高东鲁文星。
陶写襟灵,玉手琵琶,军伯娉婷。
。
。
赠胡有善。
。
掌梨园乐府须知,富有牙签,名动金闺。
一代风流,九州人物,万斛珠矶。
解流水高山子期,制暗香疏影姜夔。
胸次清奇,笑毁黄钟,识透玄机。
。
。
唐 代故事。新科进士在 曲江 会宴后,常题名于 雁塔 。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慈恩 题名,起自 张莒 ,本於寺中閒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神龙 以来, 杏园 宴后,皆於 慈恩寺 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后因以“雁塔题名”指进士及第。《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第一件事是劝你女婿读书上进,早早的 雁塔 题名。”亦作“ 雁塔新题 ”。 宋 林光朝 《次韵奉酬赵校书子直》:“ 雁塔 新题墨未乾,去年灯火向秋阑。”参见“ 雁塔 ”。
成语解释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雁塔题名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穿锦绣衣裳。谓显贵。《吕氏春秋·用众》:“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去,衣锦而入。”《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詔曰:‘ 閭 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 锦城 人起故乡心。”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时 冀州 飢荒,盗贼羣起,乃以 滂 为清詔使,案察之。 滂 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载为 陈蕃 事。后以“揽轡澄清”谓在乱世有革新政治,安定天下的抱负。 唐 韦建 《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驻车决遗,揽轡澄清。” 宋 柳永 《一寸金》词:“仗 汉 节、揽轡澄清,高掩 武侯 勋业, 文翁 风化。”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少年揽轡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亦作“ 揽轡登车 ”、“ 揽轡中原 ”。 清 毛奇龄 《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儻,揽轡登车气何爽!” 柳亚子 《流亡杂诗》:“劫餘仍遣同舟济,揽轡中原共死生。”亦省作“ 揽轡 ”。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揽轡隼将击,忘机鸥復来。” 郁达夫 《无题》诗之三:“赘 秦 原不为身谋,揽轡犹思定十洲。”
成语解释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揽辔澄清出处《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使用例句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张可久名句,【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