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一旅人,暮推拾九官。
趾高气且浮,反面视孤寒。
昔闻韩魏公,义风塞人寰。
赤舄坐书锦,有客排其关。
孤身无所贲,乞公玉盥盘。
公笑授之去,感涕双汍澜。
我始得此事,谓可耸俗观。
家传书甚悉,国中载不完。
今见学士帖,烂然银钩蟠。
方其一第初,半载游长安。
持书遗乡朋,客费无虚闲。
近得奁中赀,分壮贫士颜,宁我食无鱼,不忍渠无餐。
宁我裾无华,不忍渠衣单。
臭味何所爱,敢言囊之悭。
犹愈轻薄儿,一笑黄金拚。
我来阅遗书,据案发长欢。
纵横缠片纸,突兀已万间。
魏公为上相,庇士易为权。
林公初筮仕,为此良独难。
景仰前辈人,高节骞云山。
原下不可作,清风何时还。
泚笔哦此诗,寄名乌线栏。
臭恶之气味。《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1).气味。 汉 仲长统 《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苏轼 《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2).比喻志趣。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唐 元稹 《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 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清 方苞 《赠潘幼石序》:“岂臭味之同,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类。《左传·襄公八年》:“ 季武子 曰:‘谁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预 注:“言同类。” 唐 李百药 《房彦谦碑》:“且復留连宴赏,提携臭味,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宋 苏轼 《下财启》:“夙缘契好,获媾婚姻,顾门阀之虽微,恃臭味之不远。”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1).敢于进直言。《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书·郝处俊传》:“ 处俊 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
(2).冒昧陈述。《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臣敢言往昔。”
五迈名句,跋林学士宋聊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