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好自私,小德常自足。
自私开人贼,自足心有目。
瑕瑜不相掩,君子此良玉。
默默枕上思,戒之在深笃。
(1).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或事物的特点和优点。 唐 武翊黄 《瑕瑜不相掩》诗:“ 涇 渭 流终异,瑕瑜自不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新旧唐书得失》:“ 宋 吴縝 作《<新唐书>纠谬》分二十目,层层驳辨,是矣!然瑕瑜不可尽掩。”参见“ 瑕瑜互见 ”。
(2).谓指出缺点和优点。 清 孙枝蔚 《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诗:“君文齐 欧 曾 ,予诗拟 应 徐 ;有作必相示,一字互瑕瑜。”
相抵。《汉武帝内传》:“校计功过,殆已相掩。”
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杨时名句,枕上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