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
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
。
韬精殊豹隐,炼骨同蝉蜕。
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
。
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
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
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
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
。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
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
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
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
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
。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
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亦作“ 龙髥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清 叶方蔼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髥恨不廻。”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而 文宗 显皇帝 ,復为 英 法 联军所迫,北狩 热河 , 鼎湖 一去,龙髯不返。”
(2).帝王之须。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3).喻松叶;松。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谓取得资财或某种力量的帮助。《苏氏演义》卷上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若狼为巨兽或猎人逐之而逸,即狈坠於地,不能取济,遂为众工所获。”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盐商利归於己,无物不取,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用此取济,两得其便。”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以草茅设学常少数,而资财又不足以取济。”
李颀名句,谒张果先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