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步郊原,烟水照林薄。
雪余山色佳,浦浚湖波落。
静可钓纶垂,清欲尘缨濯。
相逢两俊友,辞义富金臒。
携手登高台,谈笑有真乐。
寸眸周远近,幽思腾寥廓。
逝将飞片帆,直泛洞庭脚。
絷维阻并游。
搔首向城郭。
才智杰出的朋友。 晋 郑丰 《答陆士龙·中陵》诗:“祁祁俊友,言酌言依。”
(1).辞采和文义。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箸《中论》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是以 孙卿 、 屈原 之属,遗文炳然,辞义可观。”《南史·任昉传》:“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2).偏指文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魏文帝 下詔,辞义多伟,至於‘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弊乎!”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足下犹復以为可教,贬损道德,乃至手笔以问之,扳援古昔,辞义高远。”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绣矣。”
(3).犹辞章。《宋书·颜延之传》:“ 庐陵王 义真 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南史·殷孝祖刘勔等传论》:“ 绘 辞义克举,诸子各擅雕龙。”
朱长文名句,谒郭道冲唐师德登台偶作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