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1).流行的习俗。 南朝 宋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但久迷生死,随染俗流,蹔失正路,未悟前觉耳。”
(2).庸俗,不高雅。《旧唐书·柳玭传》:“崇好慢游,躭嗜麯糵,以衔杯为高致,以勤事为俗流,习之易荒,觉已难悔。”
(3).指庸俗之辈。 唐 韩愈 《荐士》诗:“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不获执绋》诗:“俗流騖声华,考实皆凡庸。”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所以所谓‘一般人’,意即‘庸俗之辈’,是说我的作品不过为俗流所赏的庸俗之作。”
骄傲自负。《韩非子·难一》:“使小臣有智能而遁 桓公 ,是隠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 桓公 ,是诬也,宜戮。”《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沉育 《谒董江都祠墓》诗:“一代师儒崇道义,诸王子弟敛骄矜。”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并不骄矜地,而是谦逊地注视着我。”
(1) [enjoy success;achieve one's ambition]∶实现志愿
少年得志
(2) [have a succesfful career]∶某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gōu)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详细解释(1).谓实现其志愿。《易·贲》:“‘白賁无咎’,上得志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闔庐 既立,得志,乃召 伍员 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宋 苏轼 《管仲论》:“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但妾两人鬱鬱不得志,恆与笔墨为缘。”
(2).指名利欲望得到满足。多含贬义。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得志诸公,目不覩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他带着一脸小人得志的奸笑,拍着 马子怀 的肩头说:‘爷们,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说的?’”
(3).谓揣度而得其意旨。《史记·李斯列传》:“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 胡亥 , 高 能得志焉。”
(1).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 清 周亮工 《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
(2).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ze{1~1}民好垦草莱。”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 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
(3).犹草野。乡野;民间。《汉书·蔡义传》:“臣 山 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闻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议婚》:“苍天不负奇才,拔英雄自草莱。”
(4).布衣。平民。《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草莱乐业,守屏称事。” 张铣 注:“草莱谓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谓州牧也。”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六:“用人限资格,何以服草莱?”
薛据名句,怀哉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