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十二峙乾和,五柱何如马伏波。
败堑颓垣今日见,想曾荆棘汉铜驼。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一种不搀水的酿酒法,转指不搀水的酒。 宋 窦苹 《酒谱》:“ 张籍 诗云:‘酿酒爱乾和’,即今人不入水也。 并 汾 间以为贵品,名之曰乾酢酒。”按,今本《张司业诗集·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作“朝和”。 元 宋伯仁 《酒小史》:“ 汾州 乾和酒, 山西 羊羔酒。”
犹马爬。《jin{1*1}瓶{1*1}梅词话》第七五回:“良久,又令他马伏在下,直舒双足, 西门庆 披着红綾被骑在他身上。”
方信孺名句,铁柱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