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一昨西风散马蹄,肯如接淅去东齐

一昨西风散马蹄,肯如接淅去东齐

出自宋代陈造《再赠泽卿商卿道旧三首》:

一昨西风散马蹄,肯如接淅去东齐
人家炊玉香馥鼻,禾垅如云高过脐。
饮隽不无惊渴虎,醉归同约候鸣鸡。
二卿好客家声在,遮莫茅柴荐韭虀。

查看所有陈造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一昨

前些日子。《淳化阁帖·晋王羲之帖》:“多日不知君闻,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北史·循吏传·孟业》:“卿识 河间王 郎中 孟业不 ?一昨见其国司文案,似是好人。” 唐 颜真卿 《与蔡明远帖》:“一昨缘受替归北,中止 金陵 ,闔门百口,几至餬口。” 金 元好问 《出京》诗:“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西风

西风 (xīfēng) 从西方吹来的风 westerly 温带的盛行西风 west wind 指秋风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马蹄

[horse's hoof] 马的蹄子

详细解释

亦作“ 马蹏 ”。1.马的蹄子。《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三:“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姚雪垠 《长夜》四:“马蹄踏上河边的薄冰,发出清脆的破裂声。”

(2).《庄子》篇名。以“ 伯乐 善治马”为残害“马之真性”等比喻,抨击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为桎梏“民性”,要求回到自然状态。后遂以指听其自然。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二:“薄俗防人面,全身学马蹄。”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3).指箭靶。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执事未覩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马射》:“马射左边为月支二枚,马蹄三枚也。”引申为射箭技巧。

(4).马蹄状的砚台名。 宋 高似孙 《砚笺·砚图》:“曲水、八稜、四直、莲叶、蟾、马蹄。”

(5).马蹄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新安制墨》:“ 宋徽宗 以苏合油溲烟为墨,后 金章宗 购之,黄金一斤纔得一两……近代惟 新安 罗龙文 所作,价踰拱璧,即一两博马蹏一斤,亦未必得真者,盖墨之能事毕矣。”

(6).沉香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苏恭 曰:“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 天竺 诸国。”

(7).莼菜的别名。 清 李元 《蠕范·物名》:“蓴曰马蹏。”参见“ 马蹄草 ”。

(8).方言。荸荠。 孙中山 《行易知难》:“又如现在的农业出品,像甘蔗、糖、花生、马蹄、生果、五谷等等,每年该有多少。”《人民日报》1990.3.14:“问了北乡的荷花鱼,又问了 黄村 的马蹄。”

(9).烧饼名。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 老程 回来了,端着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 翁偶虹 《北京话旧·货声》:“烧饼有吊炉、马蹄儿、芝麻酱之分。”

接淅

捧着已经淘湿的米。语出《孟子·万章下》:“ 孔子 之去 齐 ,接淅而行。” 朱熹 集注:“接,犹承也;淅,渍米也。渍米将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米而行,不及炊也。”后以“接淅”指行色匆忙。 宋 苏轼 《归朝欢》词:“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 江 南客。”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三仕三已,如传舍接淅,不及有所裨益,故莫得而书焉。” 王闿运 《<老子注>序》:“见不行则接淅也。”

东齐

指 周 朝时 齐国 。因地处 周 之东,故称。 汉 焦赣 《易林·离之乾》:“执轡四驪,王以为师,阴阳之明,载受 东齐 。”

陈造名句,再赠泽卿商卿道旧三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