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指 汉 韩信 受辱胯下之事。《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 屠中少年有侮 信 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 信 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 信 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 信 ,以为怯。”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袴,一作‘胯’。胯,股也。”后用以为典。《后汉书·孔融传》:“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李贤 注:“ 韩信 贫贱, 淮阴 少年侮之,令 信 出跨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
(1).低眉。表示谦卑、恭顺、沉痛等情状。《文选·扬雄<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 刘良 注:“不低眉下色以求贤人也。”《北史·萧大圜传》:“百年几何,擎跽曲拳。四时如流,俛眉躡足。” 宋 梅尧臣 《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诗:“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俛眉承睫,殷勤臻至。”
(2).谓向……低头屈服。《南史·宋本纪上》:“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并俛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 周 道,寧不弔乎!”《梁书·武帝纪上》:“皆俛眉姦党,受制凶威。”
强至名句,次韵答方晦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